【解放日报】犹太夫妇上音寻根牵出音乐缘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9-18浏览次数:1323

从威海路651弄阳光公寓,到汾阳路20号上海音乐学院,一对来自大洋洲的犹太夫妇日前远道来沪,在上海市中心的老宅中走访寻根、拍照留档。悉尼科技大学社会学教授安德鲁·雅克布维茨,偕其夫人、历史作家玛拉·穆斯达芬,走在他们祖辈在中国抗战时期走过的马路上,仿佛听到了犹太牙医从诊所传出的补牙声音,仿佛听见了犹太音乐家在俱乐部演奏的小提琴曲。在这个曾经远离欧洲集中营的异国他乡、避难之地,时隔数十年后,两人万万没想到,与沪上音乐家牵出了一段历史渊源、一段音乐之缘。



祖辈与上海的缘分


雅克布维茨的祖母与父亲都是音乐家,这个音乐家庭二战前在波兰拥有一支四重奏乐队。然而,欧洲战事中,他们失去了自由,更失去了音乐。1941年至1946年间,他的父母、外祖父母以及叔叔,都在上海这一叶“方舟”中生活。雅克布维茨告诉记者,后来父亲发现了一张祖母在纳粹集中营内进行表演的老照片,并得知祖母最终被德军枪决,自此父亲便发誓,再也不演奏他心爱的小提琴了。1949年,雅克布维茨在澳大利亚出生。“如今,我的叔叔还健在,86岁了。”

夫人穆斯达芬则于1954年生在中国哈尔滨,儿时移民澳洲,她家与上海的缘分出自她祖母的妹妹。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大批俄裔犹太人从东北逃往上海。她祖母的妹妹也在其中,她及其好友住在今静安区太阳公寓,并在今淮海路上开设牙医诊所,“如今诊所已经变成拥有不少大牌的奢侈品商店。”1934年,祖母妹妹返苏,从此失联。穆斯达芬在旧报纸上找到了当年诊所的外文广告,家人留下的蛛丝马迹被她记录在《哈尔滨档案》一书中。



巧遇创排《海上·音》


琴声如昨,音犹在耳。当年生活在这一带的犹太人,有一处社交场所——“犹太俱乐部”,位于现今上海音乐学院校园内。这并非地点上的重合:原来,上音的前身——国立音专建院之初,作曲、钢琴、声乐、弦乐等各个专业,都有犹太音乐家任教甚至领衔。其中,德国犹太人弗兰克尔更是将奥地利犹太音乐家、西方现代主义音乐代表人物勋伯格的和声体系第一次介绍到中国。他们为上海培养了一批音乐人才,这批人日后成了中国有影响的音乐家,包括小提琴家戴粹伦等十余人。

雅克布维茨夫妇走进这栋老楼,这里至今仍是学院对外事务等部门的办公地。说来也巧,上音音乐戏剧系主任赵光等人正在指导全系,创排一出大型音乐剧《海上·音》,用音乐的语言讲述那个年代的犹太人小提琴演奏家与国立音专声乐学员的爱情故事,表现战争背景下的人性之美、艺术之韵。倾听了这对犹太学者的先辈故事,赵光教授说:“以色列小提琴大师帕尔曼不希望他的孩子演奏深沉悲怆的曲子,也就不难理解了。”《海上·音》出品人、上音院长林在勇表示,愿意与更多沪上犹太音乐家学生及其子弟取得联系,指导并修改这部反法西斯题材的音乐剧,以更真更美的状态呈现世人。

                       (转自解放日报9月18日7版  撰稿:记者徐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