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金钟奖作品奖评选上音又获丰收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4-28浏览次数:2124

上音人再传捷报。第十届音乐金钟奖作品奖评选日前揭晓,4首由上海音乐学院报送的作品榜上有名,并且覆盖器乐和声乐两大类别。上音也是入围作品最多的单位,五分天下有其一。

其中,我院徐坚强作曲的《风入松》、韩闻赫作曲的《心籁II》和张昕作曲的《思·云》入选器乐优秀作品,张博作曲的《追梦人》入选声乐优秀作品。院创作委员会秘书长周湘林认为,这次上音人作品获选金钟奖优秀作品,体现了本院在音乐创作上的优秀传统和引领性。

自上海音乐学院创建以来,从黄自的第一部管弦乐作品《怀旧》,到何占豪、陈钢的《梁祝》,丁善德的《长征》,杨立青的《乌江恨》等,上音人奉献了一大批具有时代特征和中国风格的优秀作品。

周湘林介绍称,音乐创作是本院发展的传统和强项,因此上音在国家级评奖中一直成绩斐然。在第13届全国音乐作品比赛中,一半奖项被上音人收入囊中。而本届金钟奖,上音获推荐作品的作曲者既有徐坚强教授这样的名家,更多是青年教师和学生,张博作曲的《追梦人》是声乐奖项中更是唯一由高等艺术院校报送的作品,充分体现了本院理论教育与创作实践相结合。

音乐金钟奖创办于2001年,作为中国音乐领域的综合性大奖历来备受瞩目,分为器乐和声乐作品两项。本届评选中,器乐作品主要是民乐独奏,声乐作品主要为流行歌曲(独唱),作品创作者没有年龄限制,强调艺术性、思想性、可听性较完美的结合。

与以往多奖项设置有所不同,根据中央的最新精神及中国文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第十届金钟奖评奖进行了调整和压缩,其中,器乐、声乐作品评奖仅各设一名等次奖,经两组评委分别集体讨论,最终评选的等次奖均空缺。为了繁荣、鼓励和引领音乐创作,特推荐器乐、声乐各10首作为优秀作品进行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