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国密歇根大学音乐舞蹈戏剧学院、孔子学院的邀请,2017年3月5日-11日,上海音乐学副院长院杨燕迪、音乐学系主任赵维平、民乐系主任张文禄、作曲系教授陆培等一行13人赴密歇根大学进行了系列学术交流活动。本次交流访问的主题为“中国音乐”,活动围绕主题分为座谈会、演出、工作坊和讲座等四个部分进行。
在双方座谈的环节中,两校针对合作、共建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协商和洽谈。密歇根大学国际与实践教育副教务长詹姆士·保罗·霍洛威先生(James Holloway)、孔子学院院长林萃青教授、音乐舞蹈戏剧学院院长艾伦·德沃金教授(Aaron Dworkin)及教师代表十余人参加座谈。我院副院长杨燕迪向密歇根大学代表介绍了我院的历史、地位和取得的成绩。我院师生听取了密歇根大学音乐舞蹈戏剧学院的招生及考核方式、系部设置及办学经验。双方在交谈中发现了一些新的合作契机,并就未来的交流、共建达成初步共识。
当地时间7日晚,上音民乐系师生的一场“中国乐器的腔韵”工作坊将演出活动拉开了帷幕。工作坊由张文禄主持,民乐系老师们将手中的古琴、古筝、二胡、琵琶、扬琴、竹笛、柳琴等中国传统乐器的独特腔韵一一展现,在互动环节中,更是即兴将密歇根大学人人皆知的橄榄球比赛《战歌》演绎成地道的“中国小曲”,得到了现场强烈的欢呼与共鸣。
8日和9日晚,分别上演了《中国民乐作品音乐会:传统与现代》《上音与密歇根大学作曲家作品》两场音乐会。其中《中国民乐作品音乐会》以人们耳熟能详的曲目《春江花月夜》开场,戴晓莲、祁瑶、邢立元、牛矾琼、张碧云、王俊侃老师分别演奏了或悠然温婉或铿锵有力的《大胡笳》《铁马吟》《一枝花》《将军令》《剑器》《姑苏行》等经典曲目,技艺高超、引人入胜,令在场观众心醉神迷。而另外一场别具风味的《上音与密歇根大学作曲家作品音乐会》中,全场六部作品有三首为我院作曲系教师创作:何训田和钱慎瀛新近创作的大提琴独奏曲《Scent Dance 2》和《Le jardin vide-de memoire-la pluie parfumèe》,以及吕黄为颤音琴、长笛、单簧管、小提琴和大提琴而作的五重奏《Reset》,密歇根大学音乐舞蹈戏剧学院师生演奏了这些作品,其风格极具现代感,又不失传统精髓。音乐会最后,特别加演的民乐五重奏《阿哩哩》更是将整场音乐会推向高潮。音乐厅内人头攒动、座无虚席,有现场观众感言:此刻,静静坐着聆听,就是至上的幸福。
此次交流活动还包括三场讲座。7日下午4点,戴晓莲教授做了有关《古琴艺术——历史与现代发展》的讲演,声情并茂地对古琴艺术从传统的独奏和琴箫合奏,到二十世纪以来,特别是上音所做的一系列有关古琴发展的重奏和协奏的尝试做了现身说法。10日下午4点,杨燕迪教授首先做《中国钢琴音乐:一个世纪的回顾》讲座,对中国钢琴音乐近一百年的发展做了简要的批判性回顾,并对怎样处理中国特色与西方影响之间复杂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而后赵维平教授有关《唐代的乐谱研究及其音乐重构的尝试》的讲座,则重点阐述了唐代以来的古谱研究现状及中国古代音乐复原的构想,并试图在理论上解析唐代音乐的面貌,引起了在场听众极大的兴趣和反响,更引发了外国友人对中国音乐的热情和关注。
撰稿:王雅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