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乐学院十三·五学科建设规划

学科是高校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核心载体,是办学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现。“十三五”期间,学校将学科建设作为一项学校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和系统工程,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和世界学科发展前沿,以高峰高原学科建设为引擎,结构合理的学科体系,推动学科布局结构优化调整,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

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科布局和发展状况历来具有自身鲜明的优势和特色。依托丰厚的历史积淀与传统积累,学校长期以来一直引领中国音乐艺术和国内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

近十余年来,在上海市教委的大力支持下,我院的学科发展经历了新一轮的建设热潮,随着一流学科等重点学科、基地建设、知识服务平台、高峰高原学科等各层次项目的陆续推进,我院总体上的学科建设初见成效,并基本辐射到全院各学科领域,呈现出全面带动学校办学水平并极大提升学校办学实力的局面,这也为日后进一步完善我院学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此,我院在“十三五”期间将以“全院一盘棋”为指导理念,主要通过构建协调发展、结构合理的学科体系,以及优化学科布局,做好高峰高原学科建设两个方面来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学科建设,努力达到“强势更强,突出重点,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学科发展目标。

1.构建协调发展、结构合理的学科体系

目前,我院基本形成以“音乐与舞蹈学”为重心与核心,以“艺术学理论”和“戏剧与影视学”为补充和拓展的学科体系。为了使现有学科体系在原有基础上能够协调发展,并形成符合学校未来发展方向的合理结构,我院将以“十三五”为一个契机,使作为我院学科体系重心与核心的“音乐与舞蹈学”进一步凸显其作为主体核心学科的带头以及协调作用,突出学科整体亮点和重点,带动下属二级学科及各学科方向协同发展,拉动学校整体学科体系跨越式发展。

与此同时,作为现有学科体系补充和拓展部分的“艺术学理论”和“戏剧与影视学”也将结合自身优势、特色与已经形成的积淀,围绕学院整体学科的发展趋势和一级学科的发展定位,进一步明晰下属二级学科及各学科方向的定位和模式,继续深入推动学科协同创新,努力提升学科内涵深度,形成与“音乐与舞蹈学”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彼此支撑的交叉协作式学科结构体系。

2020年,我院学科建设能够在真正意义上贯彻“全院一盘棋”的发展理念,形成由点带面,由核心辐射整体的多模式协调并行、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结构。

2.优化学科布局、做好高峰高原学科建设

根据上海最新一轮的学科优化布局调整方案,我院的“音乐与舞蹈学”获批进入“高峰一类学科”建设行列,“艺术学理论”和“戏剧与影视学”则进入“高原一类学科”的建设行列。这样的层次区别和定位基本符合我院当前的学科实际,学校力争在“十三五”其间,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做好高峰高原学科建设。

 Ⅰ类高峰学科“音乐与舞蹈学”将通过创作、表演、理论和现代科技融合这四个方面的“交叉协作”,进一步凸显和加强原有强势,突出亮点和重点,在整体水平上达到国内顶尖国际一流,带动学校整体办学水平跨越式发展。

创作方面,引进国际大师级作曲代表人物和已在国际乐坛具有影响力的杰出校友加入学科团队;以大型交响音乐、歌剧、交响合唱等创作产出为引领,明确“高水平、艺术性”和 “社会认可度”两个维度的齐头并进;以“听见中国”、“当代音乐周”、“原创音乐中心”及举办国际重要作曲比赛等活动为基础,打造国际高端学术平台等

表演学科大力引进和培养卓越的中青年领军人才;规划和实施《卓越型拔尖人才培养方案》和《创新型领军人才培养方案》;重点推进和尝试音乐表演专业博士学位的设立和实施,稳步尝试建立艺术指导的本科专业方向和硕士方向;以高层次艺术实践活动和大型原创音乐会、原创剧目创排产出为载体,培养拔尖音乐表演人才;深入推进表演方向的国际化办学与深度国际合作。

音乐学理论方面则以学科发展前沿问题和重大任务为引领,聚焦国家软实力建设,弘扬中华传统音乐文化,进一步推动具有深厚积淀的中国音乐史学、传统音乐理论研究和音乐分析学科的发展水平,辐射和推动创作与表演学科的发展;优化队伍质量和结构,重点引进和培养具有学术成长潜力并在今后能在学科上具有引领能力的青年才俊;着力规划并稳步实施具有科学结构、针对学科需要、并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体系化研究生课程建设,转化出版一批高水平研究专著和教材。

音乐科技与艺术要对接国际前沿水平和技术标准,开展国际化协同创新,深化音乐科技与艺术的交叉融合,引领国内同类学科发展,形成上音新的学科品牌与特色;加强本学科两大文化品牌项目 “上海音乐学院国际电子音乐周” (EMW)和 “数字音频大赛”(DAC);拓展与世界一流专业院校进行深度国际化合作办学的新模式;创建中国第一所“音乐科技研究所”,聚集国际国内一流艺术家、科学家及工程师进驻并带领学生开展研发课题。

 Ⅰ类高原学科“艺术学理论”则将以“立足音乐艺术实践、叩问相关的艺术学元理论问题”为指向,以凝聚“国际视野下的中国音乐艺术与文化发展生态研究”这一具有重大现实和理论意思的中心课题为主线,结合自身优势与已经形成的积淀,推动学科协同创新,打造一个以国内最优秀的中、青年专家学者为主,兼具国际性元素和强有力的后辈人才的研究梯队,巩固在全国各专业音乐院校的艺术学理论学科中第一位的优势、力争在全国的艺术学学科理论中具备独一无二的特色、并对整个汉语人文与社会科学界产生较大的影响力,使这一学术领域真正上一个台阶,乃至对其他门类艺术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艺术学理论研究起到带动与示范作用。

 Ⅰ类高原学科“戏剧与影视学”将以音乐戏剧的原创剧目为核心,以数字多媒体的舞台呈现为特色,从而凸显本学科与其他院校完全不同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剧目整合,构建与国内外业界协同创新的态势,形成高质量、高水平的团队队伍,构建音乐戏剧(学)、数字媒体艺术、影视音乐(学)这三个创新型、交叉性学科专业方向联动发展;探索以现代数字媒体技术为支撑、以跨界与融合为核心的艺术创作与舞台实践,总结和探索在新媒介、新情景下的艺术创作思维、方式及审美意象,形成凸显上音特色和海派文化风格的独特的学科发展特色和艺术品牌。

通过上述建设思路、目标,到2020年,使我院学科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整合优化,努力将其建设成为中国最具活力最重要的专业音乐人才培养基地、音乐原创基地、中国音乐研究基地、音乐科技与应用研发基地,综合办学水平国内顶尖、世界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