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及工作报告

上海音乐学院七届四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报告

观大势慎始敬终,谋全局行稳致远

 ——在上海音乐学院七届四次教职工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2022330日)

廖昌永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学校向大会报告2021年以来的工作,请各位审议。


一、2021年学校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是上海音乐学院勇攀新高峰,破冰开新局的一年。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等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和十一次全国文代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升学科建设质量,构建具有上音特色的高质量人才培养标准和教学体系,认真贯彻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一年来,广大师生团结一致,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管理,推进学科联动工作模式,较好完成全年党政工作要点所要求的主要目标任务;“十四五”建设方案编制完成,实现良好开局,学校发展取得一系列新成就。

 ——进一步完善“以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为引领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1+6核心架构”,顺利完成党建、行政、廉政、安全等综合工作任务(KPI)签约机制。

 ——以献礼建党百年为主旨,推出2+5部大型原创作品《康定情歌》《霓虹灯下的哨兵》《龙华魂》《龙华英烈颂》《忠诚》,以及歌剧电影《贺绿汀》和新时代版《长征组歌》经典复排巡演等重大文艺题材创演,全校师生参与度达到70%,真正实现了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双丰收。

 ——积极应对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师生疫苗接种率达91.61%,并持续推进加强免疫接种;1022日,学校圆满完成了“2+12”校园闭环管理与社区健康管理等举措,疫情防控工作受到教卫工作党委的褒奖。

 ——“音乐与舞蹈学”再次获批第二轮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并在“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行中连续三年蝉联第一;“音乐表演专业”也连续两年以A+的成绩获“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第一。

 ——全年延揽20位海内外人才,超额完成上海市高等教育“人才揽蓄计划”;深度对接上海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计划,组建12个新一批创新团队,202位校内人员进入团队,40周岁以下人才占62.03%

 ——深入推行人才培育联动机制,培养质量获得显著提升,全年,大学和上音附中分别有377人次和240人次学生获国内外重要音乐赛事奖项。2021届毕业研究生去向落实率为100%;本科生去向落实率为99.25%

 ——课程和科研工作取得新进展,获教育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二等奖1项,上海市一流本科线下课程和市级重点课程6门,上海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与课程相融合示范课程3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1项、一般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国家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工程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8项;上海市音乐艺术专业博士点建设培优工程专项1项。

 ——2021年,学校完成以信息化建设为代表的10项实事工程和歌剧院管理机制改革为代表10项“开新局”工程;学校加强教职工团体互助保障额度,增加结婚生育等慰问内容,覆盖面更广;两校区妈咪小屋确定选址并基本装修完成。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凝聚着全体教职员工的智慧和汗水,成绩得来殊为不易,疫情的常态化进程对现有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大挑战,国内外形势又出现了很多新变化。作为艺术类高校,如何进一步服务国家战略,并保持学科建设的持续发力以及优秀人才的接续输出,已成为我们必须直面的重要论题。一年来,在院党委领导下,学校注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狠抓分类培养,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学校对标党中央对高等教育和文艺工作的要求,实现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步,坚持音乐思政,成立“上音书院”,构建五育新平台,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通识素质教育。大型音乐党课《长征组歌》到长三角地区、长征路沿线城市多地巡演,赴遵义会议会址、古田会议会址等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获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上音附中100把小提琴奏响《唱支山歌给党听》,亮相“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

二是保持以“两个年”建设带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模式,助力学校战略任务的逐步实现。今年顺利完成“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年”和“信息化建设年”工作目标,通过修订上音党建“1+2+2+1”系列文件、推进干部述职考评工作等举措,带动全校工作整体性和协同性的提升;全年信息化建设基本达成“一张网,五大基础平台,多项公共服务”的建设目标。

三是坚持服务国家和城市发展,结合地缘优势,拓展社会资源。学校积极推动长三角音乐教育与艺术产业发展联盟各项活动与机制安排,10月,向第二十一次长三角区域城市经济协调会汇报上音一年建设成效,推出原创作品《声动吴越》,得到长三角区域各重要城市负责同志积极响应;发挥音乐艺术的地缘优势,积极深入对接社会资源,与厦门市人民政府、黄浦区人民政府等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举办首届“上海音乐学院鼓浪屿音乐周”、共建上海音乐学院附属比乐中学。

四是持续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国际交流模式,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学校成功举办纪念丁善德先生诞辰110周年系列活动。学校与德国大熊出版社继续深化合作,共同首发《玫瑰三愿:中国艺术歌曲16首》国际出版、举办“马勒逝世110周年纪念音乐会”;联合德国基尔歌剧院共同打造歌剧《茶花女》,纪念威尔第逝世120周年;举办2021上海音乐学院国际艺术家咨询会线上会议,为服务提升上海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言献策;国际打击乐教育协会(IPEA)正式加入国际音乐理事会(IMC);学校举办开放周和特色公园音乐会,上音歌剧院充分融入上海演艺大世界建设,以音乐艺术丰富衡复历史风貌保护区文化内涵。学校获国家留学基金委中国政府奖学金新生5人,留学生(长期生)共93人次。完成“‘一带一路’艺术文化人才培优项目”等,共招收学生44名。上音附中与首尔艺术高中在签订备忘录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合作,并就形成亚洲音乐联盟达成共识。

五是不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打造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时重要讲话精神,落实龚正市长教师节探望我院俞丽拿教授的指示要求,全面推进“改革教师评价、践行教书育人使命”工作,编制完成《上海音乐学院教师手册(2021年试行版)》,修订《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导师手册》;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师德师风和文艺工作者艺德宣传培训,树立老一辈艺术家的榜样力量;通过荣誉体系建设选拔中青年突出代表,不断强调德艺双馨的艺术成才标准,加强青年教育工作者和艺术家的自我修养,做到脚下有底线、心中有红线。

六是继续提升内控管理水平,提高校园服务和保障,提升师生满意度。学校连续三年获得高校内控建设评价结果“优秀”。在上一年度上海研究型公办高校财务管理状况评价中,学校在“领导重视情况、岗位设置、政府采购资金完成率、结转和结余变动率”等四个指标上得分排名第一,财务管理队伍专业化程度指标得分排名第四,整体评价优良;全年审计处共组织开展校办企业年报、领导干部经责审计、修缮工程结算审价等内部审计项目87项,审计资金总额约13亿元,促进增收节支76.93万元,提出审计建议42条;学校启动第四、第五批次校内巡察工作,做好第三轮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开展巡视整改“再回头看”。学校继续推进后勤“服务育人”工作、平安校园建设,创建高校治安环境示范点,不断完善“美丽校园”。


各位代表!

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历届领导班子接续奋斗的结果,也离不开全校师生员工的无私奉献。在此,我代表学校领导班子,向在教学、科研一线辛勤耕耘的教师,向在行政管理、后勤保障等工作岗位上默默付出的职工,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老领导、离退休老同志,表示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然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比如:在国家学科专业目录调整的背景下,学校三个一级学科的整体布局和机制有待调整;随着淮海路校区功能提升工程开展,学校的资源配置工作,特别是教学资源配置工作有待公平化和精细化;在国家推进艺术类招生改革的进程中,我院需研究相应的招生和教学改革举措,特别是一系一策、一人一策的细化方案;在学校“十四五”建设的推进阶段,系部治理能力的提升及其与全校中心工作的联动机制尚需进一步调研和制定等等。对此,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直面问题和挑战,尽心竭力改进工作,为学校发展倾尽全力!


二、2022年学校发展总体要求和重点工作

今年,上海音乐学院即将迎来建校九十五周年,也是学校“十四五”建设攻坚克难、奋楫扬帆的一年,对我们的未来发展意义重大。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文艺的重要论述,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传承伟大建党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进一步深化“重视基础、严格教学、精于实践、善于总结”的教学传统,进一步夯实“教创演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扎实推进“综合改革深化年”和“系部治理提升年”建设,实现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和人民要求,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办人民满意乃至骄傲的音乐教育。

综合研判国内外音乐专业教育的发展,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音乐教育在教学条件和授课环境,乃至舞台实践场地方面的特定要求与疫情防控之间的矛盾不断凸显,在线上教学、网络实践,甚至在线参加比赛等新趋势下,如何进一步拓展艺术人才培养途径并不断提升“上音”品牌影响力,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前路充满挑战和困难。然而,越是困难我们越要坚定信心、越有挑战我们越要真抓实干。我们拥有追求完美艺术成果的强烈愿望、开拓进取的巨大潜能、共克时艰的坚定意志,近年来,我们还领先一步,通过实践,积累了“云端艺考”和“云上音”音乐平台等互联网艺术教育经验,谋篇布局新发展,我们必将行稳致远。

今年,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综合改革深化和系部治理提升的“两个年”目标为抓手,稳基础,推改革,强治理。“稳基础”的重点是重视教育基础和管理基础,各教学系部要坚持做好以每一个教研室为轴心的课程建设,各职能部门要做好以学校中心工作推进为核心的管理建设;“推改革”的重点是深化教学综合改革,在传承悠久学统的同时,勇于摒弃落后的、对整体发展产生阻力的陈规旧习,自我革新去存量,大胆创新调结构,输出发展新动能;“强治理”的重点是继续强化党委领导下的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以系部为中心加强驱动力、生命力、竞争力、行动力的全面发展,更好地服务学校整体工作。

要始终以“立德树人”作为出发点,对接学校“十四五”规划和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方案,重点围绕拔尖创新人才体系、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开放与综合服务保障等四大改革领域,主要聚焦艺术类高考改革、拔尖人才培养的备赛机制改革、教师思政与师德师风评价改革、《学报》改革、资源配置改革、社会教育改革等十八项改革举措,深入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

要坚决落实依法治校,做好本轮大学章程修订工作,健全规章制度体系;进一步推动“以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为引领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1+6核心架构”向二级基层的延伸,以全年“总谱工作法”为指导,以修订《一流学科质量控制引导指标体系》为牵引,结合2022年度战略管理任务书(KPI)的签约-建设-考核机制,推动二级基层单位紧密对标学校中心工作。

今年,我们要继续明确和坚定学校在新时期的办学定位,即:中国高等音乐教育的引领者,文化强国战略的支撑者,上海文化品牌的贡献者,长三角音乐联盟的牵引者,国际文化艺术交流的示范者,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文教结合,实行“教创演研一体化” “大中小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

要以一流学科为指引,突出以教学为先导,创作、演出、研究协同联动的“教创演研一体化”新时代人才培养路径。坚持“以本为本”,推进新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以各系部教研室为中心的基础课程建设;校级层面课程在做好通识教育的同时,要打造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核心课程,从中输出一流课程、重点课程、重点教材和教学成果,启动三年教育教学建设规划;进一步探索研究生分类培养,开展学位点建设,加强研究生培养质量,严控论文质量。

要以上音书院为驱动,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将“音乐思政”融入常态化的日常工作机制,构建“大思政”格局的育人体系;以上音歌剧院改革为牵引,通过实施成果展演季、演出季,进一步完善具有上音特色的文教结合培养机制。

要以艺考改革为契机,深化“大中小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跨前一步探索大学、附中、附小之间对青少年人才的贯通教育模式、对拔尖人才的破格录取形式,以及相应的人才储备机制。

(二)坚持动态迭代,不断优化学科布局,抓住契机应对学科目录调整。

要以学科目录调整推进学科专业调整,形成以“音乐(与舞蹈学)”为核心主干,“艺术学(理论)”为重要支撑,“戏剧与影视(学)”为特色发展的1+1+1+X学科布局;夯实作曲理论、音乐学理论等优势基础理论学科;持续建强作曲与指挥、声乐、钢琴、管弦、民乐等创作表演高峰学科;加紧构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红色音乐文化传播等音乐特色哲社学科;稳步培育音乐与人工智能、设计与融媒体、艺术管理、音乐康疗等交叉应用特色学科,扎实推进一流学科建设。

(三)坚持人才强校,落实以“引育用”并举为核心的人才战略。

要以新一轮“创新团队”建设为举措,开展12个市级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构建相应的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和动态管理机制;深度对接上海市“人才揽蓄”计划,在重点建设领域引进国际国内领军人才,探索构建高端紧缺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加大支持中青年教师成为学科名家名师,扶持青年教师成才成家,打通“特聘专家计划”“创新团队”“青年人才扶持计划”等人才项目,统筹提升人才工作和师资队伍建设的整体效能;召开第二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打造上音特色的高水平人才高地。要充分发挥国际艺术家咨询委员会的作用;继续强化导师的第一责任人职责和专业教师的育人责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四)坚持科创筑梦,实施有组织的科研、创作实践与成果转化。

要加大科研文化氛围营造,培育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艺术类哲社研究项目和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建立我院新科研成果的结项出版机制,实现出版机构多样化;深化推动“上海音乐学院横向项目管理办法”实施落地;进一步为教师知识产权登记及技术合同申报认定工作做好服务保障。

积极打造一系列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作品,围绕重大文艺创作题材和全国巡演,推出“毛泽东诗词艺术歌曲音乐会”、《康定情歌》《霓虹灯下的哨兵》《龙华魂》等一批精品创演迎接二十大。

(五)坚持开放合作,对接国家战略,进一步做好社会服务。

要进一步发挥学校优势做好国内合作工作,加强校地、校区合作,主动对接与服务上海“五大新城”建设;持续深耕长三角音乐教育与艺术产业联盟。要与国内重要少数民族地区艺术院校组建人才培养联盟,为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增添文化内涵;要坚持育人导向,以科学化、可持续的发展目标提升社会考级工作。

要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将校园治理融入城市治理,推进淮海路校区功能提升,打造可阅读、可聆听、可感知的国际化花园式开放校园,以音乐美育服务校区、街区和社区。

(六)坚持互鉴共赢,积极推动国际交流与联合办学。

要以“办一流音乐教育,创国际先进水平”的愿景目标,完善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国际交流新机制。要持续推进海外中国音乐文化中心建设,策划系列中西艺术交流、特别是中美合作交流,助力大国外交战略,用音乐沟通世界,用艺术促进相互理解、文化互鉴;在中德建交五十周年之际,要持续开展好上音-大熊系列艺术实践项目;组织举办第三届中国艺术歌曲国际声乐比赛,推动《中国艺术歌曲》国际出版(第二期);开展与英皇、伯克利等联合办学;进一步提升来华留学生培养质量。

(七)坚持落实责任,确保全方位的校园安全。

要夯实疫情防控常态化机制,做到疫情防控不松懈,夯实学校-系部两级防控体系;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放到“两个年”建设大局中谋划,进一步优化资产配置,提高国有资产的安全管理和使用效益;做实做强校内巡察工作与内部审计工作“巡审联动”, 深化内部控制建设;加强对学校各类专项经费、科研经费使用的事前指导和培训。

要持续提高全校师生安全意识、保密意识,落实校园安全工作责任制;要增强后勤保卫能力,加强校园卫生食品安全管理,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同时,配合校园提升工程同步开展校园保护建筑修缮及景观建设,深入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打造智能、安全、美丽的文明校园。


各位代表!

2022年来,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对此,唯有常怀远虑、居安思危,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以慎始敬终的态度顺势而为,以行稳致远的笃行谋篇布局。

各位代表!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面对新征程和新机遇,2022年,我们将积极履行职责,团结凝聚力量,为新时代优秀艺术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贡献智慧。我们要在院党委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办学方向,秉持“出人才、出作品、出思想、出标准”的发展方向,任重道远、稳中求进,全面推进学校的全方位发展;牢记使命、不负时代,深入挖掘艺术教育发展规律,为培养德艺双馨、红专兼备、国际视野、全面发展的拔尖创新艺术人才而不懈奋斗!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