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让高雅艺术回归群众,让民族音乐走向世界”——上海国际艺术节“天天演”掠影

时间:2011-11-01浏览:423

    深沉的“呼麦”、悠扬的“长调”,韵味十足的“十二木卡姆”……第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天天演”的舞台上,少数民族音乐唱响青春赞歌。上海音乐学院蒙古族、白族、维吾尔族、朝鲜族的数十名大学生用美妙歌声给广大市民带来了艺术享受。

    已经走过十年的上海国际艺术节“天天演”,让高雅艺术回归群众,让民族音乐走向世界,不断融入新鲜元素,搭建起文化融合互动的平台,日益丰富着上海“和谐、多元”的城市文化景观。

    “让民族艺术焕发新的生命力”

    上海音乐学院08级作曲系的道尔加拉,是来自新疆伊犁的蒙古族学生。当他唱起腾格尔的《天堂》,喧闹的南京路世纪广场仿佛变成了广袤辽阔的大草原。被同学们称为“道哥”的他,歌声中有着神奇的“魔力”,带着观众步入音乐意境。

    道尔加拉说,人们总是渴望了解音乐背后的人文情怀。“去年的上海国际艺术节我唱的也是这首歌,很多人被感动了,问我为什么唱得那么好,我就告诉大家对于蒙古族人来说歌唱是生命的一部分。草原上的春天和夏天很美好,冬天和秋天却充满着艰辛,所以歌曲里总是既有欢快也有忧郁。”

    每次参加艺术实践,道尔加拉都有新的感悟,激发创作灵感。“是观众让我明白一个道理,独特的文化内涵是音乐感染力的基础。要让民族艺术焕发新的生命力,既要保留本民族最特别的东西,又要有世界最前沿的表现形式。”

    09级声乐歌剧系的艾力开木是新疆维吾尔族学生,担任本次活动的主持人。他觉得在艺术实践平台上,各民族的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高专业水平。“有一次巡演,我碰到了一位来自云南‘普米族’的同学,他们的音乐、服饰都有藏族、羌族的文化元素。我们在相互沟通中,发现了很多共同的兴趣点。”

    艾力非常珍惜在上海学习、实践的机会,他要把有关艺术最前沿的理念和方法带回家乡。“维吾尔族有《十二木卡姆》,以传统歌舞和‘达斯坦’(曲艺形式)表现生活习俗和民间故事。虽然现在纳入了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了解它的人却越来越少。”在上海的这几年,艾力领悟到,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他不断尝试在民族艺术的展演中加入歌剧、戏曲、话剧中的现代元素,获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欣赏这些音乐,让人产生幸福感”

    “天天演”是上海国际艺术节群众文化活动的品牌活动,创立十年来始终秉持着“群众参与、群众受益”的宗旨,追求“人人参与艺术节、人人享受艺术节”的目标,每年都要在室外舞台上举办数十场精彩演出。

    在现场,记者看到许多观众都被音乐的氛围所感染。73岁的退休医生施永平拿着摄像机不停地拍。他说:“少数民族音乐的旋律特别优美,给人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一般老百姓到大剧院、音乐厅里的机会少,能在户外搭建这样的文化艺术展演平台,有利于提高老百姓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力。”

    在人群中,有一位特殊的观众,她是上海国际艺术节“天天演”的常客,也是一位智障患者。但在少数民族热情洋溢的音乐舞蹈中,她的眼神却特别专注,甚至透露出愉快。

    她的表姐徐云芳告诉记者,每当听到《天堂》《敖包相会》《天路》等耳熟能详的少数民族经典歌曲,心中就会涌起一种莫名的感动。“我们这代人都有上山下乡、支援边疆建设的经历。听到这些音乐,就会想起当年的时光,苦中有乐。音乐对治疗疾病有帮助,也能让人产生幸福感。”

    道尔加拉告诉记者,他深知上海市民有多么热爱艺术,也非常珍惜艺术人才。所以,相比于奖状、奖杯,观众的掌声和笑脸才是他更看重的东西。

    “我是一名贫困生,刚到上海的时候无亲无故,伤心了就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唱歌,脑海中浮现小时候妈妈推着勒勒车,爸爸边喝酒边唱歌的情形。后来,学校给了我很大的资助,社会上也有很多人对我伸出了援手。”渐渐地,上海成了道尔加拉的第二故乡,台下的观众也都成了乡亲父老,令他总是唱着唱着就热泪盈眶。

    上海音乐学院2010级音乐戏剧表演专业的维吾尔族姑娘夏依丹也深刻地记得,2011年5月第一次演出就遇到了大雨。“要是换成其他地方,观众肯定散了。但这里很多上海老爷爷老奶奶却一直站着,撑着雨伞从头看到尾,让我们很感动。”夏依丹表示,对于艺术表演者来说,从掌声、欢呼中就能感受到大家的喜爱,也会激起表演的欲望。

“教室里培养不出人民完全喜爱的艺术家”

    据介绍,上海音乐学院是2011年上海国际艺术节“天天演”、上海大学生艺术实践基地展演周活动的承办方,院党委书记桑秀藩表示,培养少数民族艺术家一直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办学特色。“教室里培养不出人民完全喜爱的艺术家。音乐艺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直是我们坚持的教学理念,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所以我们不断加大艺术实践在人才培养中的比重。”

    上海音乐学院声歌系教师孟锦慧介绍,1956年开始,上音正式开办民族音乐培训班,先后招收了三十六个少数民族学生来院学习,其中就有著名的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但是,相比于“一肚子民歌”的老一辈学员,现在的孩子却不太会唱民歌了。

    “少数民族带来艺术的‘新鲜血液’,作为教育者必须肩负起保护民族特色、延长民族艺术生命力的责任。”孟锦慧说,这需要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建立专业、科学、前沿的人才培养和文化交流平台。

    上海国际艺术节“天天演”这样的大学生艺术实践展演品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此外,上音党委统战部与浦东新区高东镇商会签订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共建协议书”,为少数民族学生搭建艺术文化实践交流的平台。校方与上海市长宁区政府签订协议,学生定期到社区、街道和活动中心进行慰问演出和文化交流。

    “这些艺术实践让少数民族音乐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舞台上得到展示,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上海观众获得了审美享受,教师教学成果在社会上接受检验,这更是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鲜活形式。”孟锦慧说。

(转载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