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2016年度上海市艺术学研究生学术论坛”主体活动在上海音乐学院举办。该论坛由上海市学位办主办、上海音乐学院承办,主题为“上海城市音乐文化的发展——原创音乐剧《汤显祖》评论征文与交流研讨”。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内,论坛开展了“观看联排”、“观看演出”、“提交征文”、“专家评审”及“论坛主体活动”五个板块的活动,来自上海市各高校的研究生85人参与,共征集49篇论文。
16日上午,举办了论坛开幕式及《汤显祖》主创团队深度交流研讨会。上海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林在勇在致辞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和文代会的讲话中对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论断,在访英期间提议中英两国共同纪念莎士比亚与汤显祖逝世400周年。音乐剧《汤显祖》的创作排演和本次学术论坛承载了重要的文化意义和学术价值。希望通过这样大型音乐戏剧的创作,推动各个学科的发展,促进创作、理论和教学间的相长;同时为在校生提供更多艺术实践的机会,让更多的学生脱颖而出。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谭帆教授对音乐剧《汤显祖》进行了解读,从文学的角度评论了该剧,做出了高度的评价,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报》社长兼总编段钢教授从人文、历史等方面对音乐剧《汤显祖》做出了阐释,还对参评论文进行了简要点评,同时对音响的改善提出了建议。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主任张巍教授给予了回应。张巍教授说:希望每个研究生能够参与进来,在自己的专业之外,应当涉及到更多的领域。艺术学论坛给每位研究生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机会。
《汤显祖》主创团队和在场的研究生进行了深度交流。上音数字媒体艺术学院(筹)副主任尤继一从制作人和多媒体制作的角度对音乐剧《汤显祖》进行解读,从音乐剧的音乐、架构、演员等方面讲述了音乐剧《汤显祖》的制作过程。音乐戏剧系主任赵光教授作为作曲家从音乐方面来解读音乐剧《汤显祖》。他认为音乐剧的故事和剧本是基础,音乐是灵魂,同时谈到了音乐剧与歌剧的区别。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导演王萌悦分享了音乐剧《汤显祖》背后的故事。编剧陆驾云与大家分享了该音乐剧的剧本创作过程以及她本人的一些想法。
下午展开了论文宣读与专家点评活动。上海戏剧学院博士生罗磊、上海音乐学院硕士生汪雨腾、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生王莲华及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生罗众进行了论文宣读。张显平教授认为大家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对音乐《汤显祖》进行述文,从不同的视角去分析和探究该部音乐剧非常值得肯定,同时对音乐剧未来的运作模式提出了一些思考。钱亦平教授将全部参评论文进行了分类,并逐一点评。《音乐周报》资深记者徐丽梅认为这一次论文的整体质量很高,希望大家可以向《音乐周报》投稿,并就乐评的写作和同学们进行交流。
最后,上音研究生部副主任邓佳宣布了获奖名单,为一等奖同学颁奖。本届论坛圆满闭幕。
撰稿: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