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联合大作业”,上音新时代版《长征组歌》闪耀红色浪漫
首演系列获高度评价
由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主办,上音经典复排作品、“四史”学习教育系列——新时代版红色经典史诗《长征组歌》三场演出日前落幕,院长廖昌永领衔上音师生“青春版”“群星版”先后献演,为首演系列画上圆满句号。
最后一场演出,廖昌永在观众热切呼唤中返场,他邀请观众齐声歌唱,“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歌声绕梁,经久不息的掌声响彻上音歌剧院。长征精神的传承,和上音薪火相传的传统,在这里完成了跨越几个时代的对话。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沈炜、市教委主任王平、副主任倪闽景,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林在勇、上海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吴坚勇,上海戏剧学院党委书记谢巍、院长黄昌勇,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党委书记李世平,中国音乐学院党委书记王旭东、浙江音乐学院副院长杨九华,新华社上海分社社长姜微、新华社全媒编辑中心副主任钱彤,湖南邵阳学院党委书记邓党雄,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电影局局长乌恩奇,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州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格绒,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曾令举,以及一部分市、区的负责同志,我校党委书记徐旭等全体领导班子成员现场观摩首轮演出,并给予高度评价。
师生同甘苦同学习,获各界高度关注赞赏
今年是经典作品《长征组歌》首演55周年,上海音乐学院以师生结合的方式,复排并创新打造新时代版《长征组歌》,献礼建党百年。
在最后一天演出彩排前,廖昌永表示,自《长征组歌》排演以来,一直获得各方面的高度关注与表扬,这次排演对于上音师生来说,也是一次四史学习、一堂思政课堂:“组歌中有一句‘官兵一致同甘苦’,我们是‘上音师生同学习’。这是对八十五年前年轻人的致敬,也是对长征精神的传承。”
观众席上,还有一位非常特殊的来宾,她就是《长征组歌》词作者肖华上将的女儿肖霞,在获悉上音复排这一红色经典的消息后,欣然同意担任艺术顾问。她惊叹于上音学生的表现,“虽然你们的年龄距离长征年代已经很遥远了,但是你们唱出了其中的精气神,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对词的理解程度,对音乐的理解程度,都让我非常感动,为你们今晚更精彩的表现加油鼓劲儿 !”
肖霞表示,“新时代版”是指如何在新时代继续传承这种长征精神,在开头与结尾会加入一点现代元素,但是这次的演出,不管是词还是曲,都是1965年版的。
首演三场演出观众反响热烈,“交响乐队融合民族器乐,诗词朗诵媲美歌曲合唱,美声咏叹联袂民声吟哦,动生影像叠置流态音声,新版本的跨界融汇引人入胜!”“不仅让我们重温了那深刻凝炼的语言,优美动人的曲调,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喜闻乐见的艺术表演形式,更让我们重新领略了不屈不挠、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奋战的英雄气概。”
新时代版《长征组歌》复排及首演,获全国及上海各大主流媒体高度关注,在各大平台刊发稿件200余篇。
新华社专门刊发新闻通稿,央视新闻频道、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央视音乐频道等专程从北京赶赴上海拍摄采访,央视《朝闻天下》栏目予以大篇幅报道;《光明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等追踪排演全程。演出还获得《音乐周报》等音乐专业类媒体重点关注。
再现《梁祝》“联合大作业”模式集团作战优势尽在舞台呈现
此次经典复排,上音集全校、全学科之力重磅打造,汇集声歌系、管弦系、现打系、民乐系、数字媒体艺术学院、指挥系、音乐戏剧系、艺术管理系、研究生部、音乐学系等各学科专业力量和学术实践探索。副校长、教授、博导沉到乐团,担任声部长或首席。名师荟萃,新秀云集。
这种多学科的联合大作业,堪比“《梁祝》模式”。当年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创作背景,就是一次集团作战、集体创作的优势体现。
舞台上,中国音乐家协会两位副主席廖昌永、张国勇精彩合作,与副校长、唢呐表演艺术家刘英率领声歌系方琼、王凯蔚、李秀英、陈剑波、黄英、董明霞、陈京蔚、陈家坡;管弦系刘照陆、孙铭红、马勇、巢晖、顾聪、李德钦、何也墨、朱玮、罗旭、施宇成、耿文彬、潘䶮;民乐系陈春园、霍永刚、唐俊乔、舒银、陆轶文、汤晓风、刘雯雯、吴爽、韩妍、王俊侃、魏思骏;现打系杨茹文、罗天琪、王洁、宋雨晨等豪华“教师天团”,坐镇乐团、担任领唱,表演完美精湛。管弦系指挥周珂亦参与前期准备工作。
此次首演,舞台呈现及新媒体的运用获得交口称赞,每一幕影像配合场景转移、叠加,让整场音乐会成为一场真正的视听盛宴。据悉,数媒学院副院长代晓蓉、程瑜怀,各带领一个小组,15天内完成基本呈现,10月13日进场后,天天根据现场情况,通宵达旦修改、提高,最终完成17日演出的惊艳呈现。
民乐系副主任陈春园说,第一次合排时,是在管弦排练厅,第一句旋律奏响,她就彻底被震撼了。“我们的管弦乐队、民族乐队、声乐、合唱队,还有数媒专业的幕后支持,如此交融,这真的是要归因于集团作战、团队团结的力量!”陈春园十分感慨。
以管弦系为例来说,为此次复排配备了150人左右的人员,比舞台编制多出近一倍,“乐团是整台演出的基座,我们不分AB角。将来,师生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演出需求,随时拉出多支成熟的队伍。”管弦系主任刘照陆表示,最重要的是,在舞台上,大家用不着说一句话,只要一种最真实的展示和示范,对学生而言,就是最好的言传身教。
博导、定音鼓首席杨茹文觉得,从专业意义来说,这次的经典复排,能让很多00后的年轻学生更加深刻地感知何为艺术修养和职业素养。“他们毕竟还小,有些职业习惯不是那么稳固,老师们的演奏和示范,所表现出的严谨性和一种近似苛刻的要求,带给孩子们一种新的理念,告诉他们音乐究竟应该怎样去完成,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职业,都是要有完美追求的。”
“民乐在整部组歌中,具有点画龙点睛的作用。板胡、二胡、琵琶、三弦、唢呐、笛子等六种民族乐器,在不同的部分充分展现出来。揉弦到底怎么揉,滑音到底怎么滑?通过实战,学生们能从中感悟很多。”陈春园已经开始思考,除了要让学生观摩演出外,如何把《长征组歌》的民乐部分变成一段段的“教材”,让每位学生都去演绎一番。
思想激荡经受长征精神的熏陶和洗礼
“《长征组歌》从问世至今已经跨了很大的时空,但是内核和精神永存。”刘照陆说道,“我们都需要一个斗志的延续,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遇到磨难的时候,他需要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他表示,感染过一代又一代国人精神的长征精神,在这次师生同台的演出学习中,又再次发挥了很大的指引作用和精神鼓舞。
他表示,这对于年轻人之间的合作也有很多启示意义。“最近一些年,追求独奏,追求一个人参加比赛现象比较多。而对他们来说,也应该认识到,乐团是他们未来人生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成长历练。”
杨茹文的另外一个身份是现打系党支部书记,此次复排,对于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的结合,他感同身受。陈春园也认为,除了专业技术,革命精神、家国情怀的熏陶和洗礼,也是教师们责无旁贷该为青年学子指引和传帮带的。
也因此,在复排过程中,剧组成立了临时党支部,以多元方式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堂”“艺术实践思政”,使全体参演师生、全院广大师生接受了一次伟大长征精神的心灵洗礼、一次鲜活生动的“四史”教育。
“上音人饱满的精神,展现出对这一作品排演的审慎态度和发自内心的热情,这些同那熟悉的旋律一起,闪动着真正的激情和最美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这激励着我们发扬长征精神,不怕困难,走好新时期的长征路,为祖国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音乐学系党支部书记李小诺观演后感触颇深。
还有什么比亲身演绎、
深入探索的形式
更好的思政教育?
所有的人,都在其中找到了答案。
更多台前幕后精彩图片↓
来源:青年报
图片:马宏、顾凯
设计:leisurelyzs
编辑:彭畅 邢颖(见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