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本周末落下帷幕。20多天的活动让春天的上海以乐相会,共谱春日的美妙乐章。本届音乐节以“礼赞新时代”为主题,推出青年人才培养、国际文化交流、优秀项目展演等一系列活动。
日前,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艺委会主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接受专访,谈了谈他本届“上海之春”的办节之感。
问:您能介绍一下本届“上海之春”的整体情况和特色吗?
答: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是中国最早、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的一个人民的音乐节,今年已经是第39届了。对我们办节来讲,质量是第一位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办节也应该是这样,要把“上海之春”办成高质量、高水准、有国际影响力的音乐节。而对于我们人民群众来说,音乐节也要提供高质量的艺术盛宴。
记得我们开新闻通气会的时候,我说我们“上海之春”是“奏响新春第一声”,而仔细看我们这几个板块设置,都是围绕“春”来做设计的。
第一,与往年相比,今年活动的时间跨度更长,从3月22日开始一直到4月14日。从主题演出数量上讲,也是历史上最多的一次。今年有66场主体演出,包含民乐、交响乐、室内乐、歌剧、声乐、舞蹈等等。演出阵容包括了专业院团、民间艺人,还有新兴文艺团体;既有上海本土的,也有不断外延扩展的来自长三角、全国、国际的高水平团队等。主体演出之外,我们还有一些惠民的校园开放日、讲座、导赏等等,真正做到让“上海之春”成为人民的节日。
第二,从去年开始,“上海之春”的时间提前到了3月下旬。以往来说,上海的演出市场在4月初到4月底这一段时间演出量比较高。3月到4月,相对是一个比较淡的时段。这次我们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往前挪到从3月底开始,第一满足了人民对文化文艺生活的需求,第二是合理调配了时间,大家不要挤在一个时间段里。这样做,让整个城市文化市场的建设、老百姓的文化获得感覆盖范围更加广泛。一开始大家不一定很理解,但是我们去年实行了一年之后,今年再继续实行一年,大家对这个时间的调整还是非常有共识的。
第三,音乐节持续加大扶持新人新作,让“上海之春”成为新人的起航地、新作品的发布地。多年来,许多脍炙人口的新作品和音乐家从“上海之春”起飞。所以,我们在这个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既有上海本土的音乐家的新作,也有长三角的、全国各高等艺术院校、艺术院团的,还有国际性的新作,音乐、舞蹈方面的都有。让“上海之春”的舞台不只是上海新作品的发布地,也应该是全国的、全球的新作品的发布地,全球的新人的起航地。
从上海音乐学院来讲,上音一直是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历届来看,我们推出的节目和我们参演的节目一般在总节目量的1/3以上。今年66场主体演出,上音占了17台共20场,节目类型非常丰富。特别要介绍的是,本届音乐会的闭幕演出是我们和意大利科莫歌剧院联合制作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当然非常感谢组委会对上海音乐学院的信任,把闭幕演出交给我们上音。
问:您能否介绍一下闭幕演出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的国际合作情况以及这部剧目的特色?
答:2019年9月,正值上音歌剧院成立之际,上海音乐学院与意大利科莫歌剧院达成共识,双方开展歌剧艺术与制作以及青年歌剧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合作交流。现在经过几年创作准备的成果,将在第39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向申城观众共同呈现由双方联合制作的罗西尼经典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并且这部剧将连演4场,这在我们上海的歌剧演出中也是数量比较多的一次。
这次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的主要特色,一是上海音乐学院全学科联动,歌剧制作是一个航母式的联合作业,所以我们把学校的学科都联动起来,有各个学科相互联动配合的这样一个特点。第二个是国际间的合作。我们现在演出的这个版本是上音-科莫合作版,因为这个版本的设计是我们双方共同来完成的,导演、指挥、服化等来自意大利,演员主要是中方的,分学生组和专业组的。专业组由我们的青年教师、杰出校友以及意大利演员构成。学生组主要是由我们学校的一些优秀的硕士、博士生和去年首届上音歌剧院国际歌剧比赛的获奖者来组成的,希望通过合作,对中国乃至国际青年歌剧人才的培养和经典剧目的传承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问:本届“上海之春”有不少像《塞维利亚的理发师》这样的国际合作节目,您觉得国际交流对“上海之春”有什么意义?
答:我想,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要体现国际化。除了《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之外,本届“上海之春”还有很多国外演出和国际交流合作演出。上海音乐学院要办国际一流音乐教育,创国际先进水平,培养德艺双馨人才,全面发展艺术拔尖创新人才,国际化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希望通过音乐会,来进行国际文化的互鉴交流。我们希望通过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平台,引进优质的、国际性的项目;也通过这样一个对外文化展示平台,把“上海之春”里优秀的剧目、节目介绍到海外的艺术节,让更多的国外朋友了解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的民族文化,同时也体现了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文化艺术影响力。
问:“上海之春”的一大宗旨是推新人新作,那么对于打造优秀青年人才、孵化优秀青年人,您有哪些想法和建议,对年轻音乐人又有哪些期许呢?
答:我想这个舞台本来就是给青年人的。我们办一个高质量、高水准的节,对我们表演的艺术家来说,就要讲究我们的艺术职业道德。我们希望每一场演出进来的每一位观众都能得到美的享受,在这个舞台上展示我们年轻人的风采。我想,办节是这样,选人也是这样,所以我对我们的年轻人的期许,也就是希望他们能珍惜这样一个舞台,敬畏这个舞台,敬畏我们的艺术,敬畏我们的观众,把我们最好的辛辛苦苦训练的成果,尽情在舞台上展示出来。
我记得我在做学生的时候,我的老师周小燕跟我讲过,作为一个艺术家,要对几个方面负责:我们要对主办方负责,他信任你、邀请你,所以我们要对得起主办方对我们的信任。我们要对得起老百姓,不管他是以什么价格的演出票进来看演出,都要对得起拿钱买票看我们演出的这样一份诚意。第三要对得起单位对我们的培养。像“上海之春”有66场主体演出,相互之间还是会有比较,每个人都要有集体荣誉感,在这个舞台上你能够代表自己的团体,能够代表培养自己的团体演出,你要为他们争光。第四个,也要对得起自己。周老师说,哪天你认为你完美的时候、开始骄傲的时候,就是你走下坡路的时候,所以要对得起自己寒窗苦读这么多年的奋斗。我想不论是对社会也好,对百姓也好,还是对自己心中所崇敬的艺术也好,我们都要拿出一个最好的状态,准备一个最好的状态,在这个舞台上来展现自己,展现自己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