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 | 上音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正式挂牌

时间:2024-11-29浏览:10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快推动相关工作在音乐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开展,11月27日上午,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挂牌仪式暨工作推进会在淮海路校区音乐城堡召开。挂牌仪式由上音副院长冯磊主持。




国家民委理论研究司副司长张世保,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二级巡视员何建,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张艳萍,上海市教卫党委统战处处长张隽,上海市民宗局宣传处二级调研员虞义民,上海市政协民宗委办公室副主任朱立勋,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内蒙古艺术剧院党委书记、院长李莉,泉州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院长陈恩慧,喀什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党总支书记任飞,伊犁师范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魏勇,伊犁师范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波,国家民族博物馆非遗部副主任苗艳,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谢万章,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贺宇,华东师范大学民族与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四部委基地首席专家高向东,浙江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国家民委基地主任吐尔文江·吐尔逊,同济大学国家民委基地执行主任、建筑城规学院党委书记王桢栋,上海外国语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教授刘琪,华东政法大学国家民委基地、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副秘书长危红波杨本松雪,同济大学国家民委基地研究员林晓丹应邀出席

上音党委书记裴小倩,院长、基地首席专家廖昌永,基地主任刘英,副主任刘红出席本次活动。



裴小倩在致辞中指出,上海音乐学院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学校长期开展“文化润边”少数民族艺术人才培养计划与社会服务,通过科研项目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音乐研究提供扎实的一手资料与学术基础,积极推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东方乐器博物馆的开放工作。学校党委高度重视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的建设,在基地挂牌后,将更好承担政治责任,进一步对标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要求,继续发挥音乐艺术学科建设阵地、学术研究高地的引领作用,为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和文化基础,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贡献力量。



刘英介绍了基地的建设情况和任务目标。作为音乐艺术类唯一一家国家民委共同体研究基地,基地将以服务党的民族工作为主要任务,以构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体系建设为战略目标;依托已有的科研力量与民族音乐教学-表演经验,发挥上音学术优势、学科优势与专业优势,以智库型基地、研究型基地、实践型基地为定位,从国家民族工作基础理论和重大问题出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音乐领域三大体系高质量发展。



张世保总结了音乐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演进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肯定了上音现有资源与科研成果对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对未来基地建设提出指导意见:首先,通过深入挖掘我国音乐发展史上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总结各民族音乐发展过程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面貌,丰富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其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创作一批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爱党爱国、接地气、受欢迎、传得开的民族音乐;最后,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音乐的理论研究,推动传统音乐理论转型升级。



何建认为,此次挂牌仪式暨工作推进会既是上海音乐学院的盛事,也是上海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和基地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上海音乐学院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是国家民委科学布局研究矩阵的重要成员,是构建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张艳萍希望以基地挂牌为契机,进一步发挥学校在培养少数民族音乐人才,中华民族共同体音乐理论-创作-表演三位一体创造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等方面的深厚传统和雄厚实力,大力推进文化润边工作,促进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着力构建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体系。



张世保、何建、张艳萍、裴小倩、廖昌永、刘英共同为上音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揭牌。



揭牌后,基地协同单位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的师生,为在座领导与专家学者呈现了一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小型音乐文化展演。


仪式结束后,裴小倩、廖昌永陪同与会嘉宾参观了东方乐器博物馆“丝路随响”一带一路乐器精品展。



随后,“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工作推进会”在教学楼一楼会议室召开,由刘红主持。会议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家战略与理论指导”“民族理论研究工作与基地建设经验交流”“民族音乐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协同建设”三个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专家和代表们为基地的建设从工作指引、经验分享、协同建设等方面给出相关建议。冯磊总结表示,希望可以和各基地之间达成共识,与各联盟单位形成常态化合作,共同完成基地建设。